English

焦点的解析

1999-12-03 来源:光明日报 古曼萍 我有话说

在当今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,《焦点访谈》是既叫好又叫座的名牌。叫好,两任总理都公开说是《焦点访谈》的观众,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同行羡慕;叫座,每天几麻袋的观众来信,叫媒体的老总们眼热。

看着主持人不温不火的解说,十年都要不来的汇款,第二天就给送上门来了;以色列、约旦的两国大使,在《焦点访谈》的演播室里开始他们的第一次握手;几天前还在309国道上耀武扬威的山西交警,几天后就被清除出公安队伍。有人惊叹中国记者无冕之王的时代开始了,有人感慨老百姓出气解气,找《焦点访谈》算是对头了。被《焦点访谈》揭露过的、私自驾车将人撞死的张金柱得知自己被判死刑后悲叹:“我是死在记者手里。”

创办4年多来,《焦点访谈》在中国新闻界不仅立住了脚,而且成了气候,在老百姓心中创出新闻界的名牌。《焦点访谈》作为新闻现象、文化现象、社会现象,学者们大有研究之必要,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,我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:《焦点访谈》的“老记”也没长着三头六臂,就那么一采、一编、一解说,就出了轰动全国的新闻了?这背后使着什么高招?依靠什么体制?

摆在我面前的《焦点访谈——从理念到运作》,很大程度上回答了我的问题。编著者是《焦点访谈》的制片人之一梁建增,由他来现身说法,当然是很恰当的。

乍一看到“理念”这个词,我有点望而生畏,生怕这本书又重复大学新闻理论课的内容。打开目录,疑惑就释去大半;全书两大部分,上篇:所想到的。下篇:所做到的。一翻正文,全书上百幅照片扑面而来,熟悉的、陌生的再一次唤起并不遥远的回忆。文字,朴实无华,“看图说话”的形式,完全是电视人的职业风格,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阅读需求。

《焦点访谈》有正面宣传,但在观众心目中,曝恶鞭丑是它的突出特色。在普通观众的心中,它的批评性报道也是口碑最好的,观众多次谈到几年解决不了的问题,《焦点访谈》13分钟(节目时间)就解决了。这也是《焦点访谈》成为“焦点”的关键。但作为新闻人,人们都知道批评、揭露性报道是火中之栗,抓好了可以引起轰动,提高媒体的知名度、上发行量;如搞不好,则会上法庭、打官司,烫个焦头烂额。如何保持距离、选准角度、把握分寸、掌握火候,这是最关键的,也是最难的。梁建增作为制片人之一,在节目取得了成功以后,能保持冷静的头脑,把节目的台前幕后梳理一番,找出得失所在,实属难能可贵。

全书的第二部分,被作者冠以“所做到的”,直截了当。但若称为“新闻现场”或许更恰如其分,因为那些似曾相识的照片、简洁明快的对白,一下子把人们带回到当时的事发现场。当然,这些照片,如果仅仅是为了唤起回忆,那意思就不大了,尽管它们也很精彩,老照片之类的书籍现在很流行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现场,津津乐道,而是绕过它们,发掘现场记者的得失。很多东西是电视上看不到,而又是新闻人比较关心的。

当然,并非说这一本书一好百好了。譬如系统性是否可以再强一些?至于书名中的“理念”这个大而富的翻译词,我就不大喜欢。在goodidea(好主意)这个意义上使用,是很恰当的;但还是让人联想到理论,甚至于联想到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。

作为一个制片人对同行的现身交流,这本书的内容是足够丰富的了。但一般的读者,恐怕更需要一本类似《光荣与梦想——1932—1972年美国实录》的书;显然与它相比就单薄了,时间跨度更是差了10倍。这并非在苛求作者,而是提点希望。《光荣与梦想》的作者威廉·曼彻斯特也是记者,书的形式结构也是史话体,却写成了五大部的美国现代、当代历史的全景实录。我想作者和他的同事们也有这个优势,如果在世纪末的时候能拿出我们的历史全景回顾,甚至用电视画卷展现出我们真实的历史,则读者幸甚、观众幸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